Array ( [USER] => dingsheng2 [HOME] => /home/wwwroot/dingsheng2 [FCGI_ROLE] => RESPONDER [REDIRECT_STATUS] => 200 [proxy-nokeepalive] => 1 [HTTP_X_FORWARDED_FOR] => 18.188.184.3 [HTTP_X_REAL_IP] => 18.188.184.3 [HTTP_HOST] => m.dsshow.com.cn [HTTP_CONNECTION] => close [HTTP_ACCEPT] => */* [HTTP_USER_AGENT] => Mozilla/5.0 AppleWebKit/537.36 (KHTML, like Gecko; compatible; ClaudeBot/1.0; +claudebot@anthropic.com) [HTTP_ACCEPT_ENCODING] => gzip, br, zstd, deflate [PATH] => /usr/local/sbin:/usr/local/bin:/usr/sbin:/usr/bin:/sbin:/bin [SERVER_SIGNATURE] => [SERVER_SOFTWARE] => Apache [SERVER_NAME] => m.dsshow.com.cn [SERVER_ADDR] => 127.0.0.1 [SERVER_PORT] => 80 [REMOTE_ADDR] => 18.188.184.3 [DOCUMENT_ROOT] => /home/wwwroot/dingsheng2/wwwroot [REQUEST_SCHEME] => http [CONTEXT_PREFIX] => [CONTEXT_DOCUMENT_ROOT] => /home/wwwroot/dingsheng2/wwwroot [SERVER_ADMIN] => [no address given] [SCRIPT_FILENAME] => /home/wwwroot/dingsheng2/wwwroot/index.php [REMOTE_PORT] => 38166 [REDIRECT_URL] => /news-detail/i-367.html [REDIRECT_QUERY_STRING] => weburl=news-detail/i-367.html [GATEWAY_INTERFACE] => CGI/1.1 [SERVER_PROTOCOL] => HTTP/1.1 [REQUEST_METHOD] => GET [QUERY_STRING] => weburl=news-detail/i-367.html [REQUEST_URI] => /news-detail/i-367.html [SCRIPT_NAME] => /index.php [PHP_SELF] => /index.php [REQUEST_TIME] => 1745838369 )
河南博物院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,占地10余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7.8万平方米,馆藏文物17万余件(套),尤以史前文物、商周青铜器、历代陶瓷器、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。精品文物数量多、种类全、品位高、价值大,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,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。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、洛阳、安阳、开封、淅川、三门峡、辉县、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,史前文物、商周青铜器、历代陶瓷器、玉器最具特色。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多件,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,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。
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的主体建筑以元代古观星台为原型,经艺术夸张演绎成“戴冠的金字塔”造型,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,高45.5米,内部设计五层,其中地下一层。冠部为方斗形,上扬下覆,取上承“甘露”、下纳“地气”之意,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,融汇四方。外部墙面为土黄褐色,取中原“黄土”“黄河”孕育了华夏文明之意。主馆正面从上至下有浅蓝色的透明窗与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带,具有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磅礴气势。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,后为文物库房,四隅分布有电教楼、综合服务楼、办公楼、培训楼等。整体建筑结构严谨、气势宏伟,造型古朴典雅,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,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。
河南博物院基本陈列:
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
“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”,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,以中原文明发展历史为纲,以世界文明背景为参照,整合河南地区的文物优势,抓住中原古代发展中的闪光点,展示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,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,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。同时在全球化视域下,展现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异同,展开黄河文明与海洋文明、草原文明的对话。
基本陈列位于主展馆1、2、3层,共分10个展厅,由新石器时代、夏商、西周、东周、秦汉魏晋南北朝、隋唐、宋金元七部分组成,围绕各个历史时期中原都城文化以及都城中的人文生活进行解读。
出彩中原——河南红色文化陈列
陈列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一楼展厅,分为三部分,第一部分为打破旧世界,第二部分为建设新家园,第三部分为走进新时代。
河南是一块孕育中华文明的沃土,它的历史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,河南人民跟随党的脚步,用坚定乐观的革命信仰、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,以血与泪、歌与火铸就出中国革命道路中的河南功绩,彰显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河南情怀和风范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河南这片红色沃土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。
丹淅吉金——中原楚国青铜艺术
陈列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四楼13厅,分为五部分,第一部分为食器——自羊徂牛,鼐鼎及鼒,第二部分为酒器——为酒为醴,烝畀祖妣,第三部分为水器——盥帨于下,有盘有匜,第四部分为乐器——钟鼓锽锽,磬管锵锵,第五部分为兵器、车器、杂器——干戈戚扬,爰方启行。
楚人以帝高阳之苗裔自居。周成王时,熊绎立国于楚地,都丹阳(今河南淅川),筚路蓝缕,励精图治;春秋时期,楚先后吞并汉淮之间四十余国,楚庄王一度饮马黄河,败晋服郑,问鼎中原。雄厚的国力与多元的传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。
丹淅流域是楚文化滥觞之地,楚人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。这里展出的淅川东周楚墓青铜器,以其富丽纹饰和精湛工艺,展现了楚文化独领风骚、彪炳千秋的魅力。
中原古代石刻艺术
陈列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一楼西侧15厅,分为四部分,第一部分为汉代画像石刻,第二部分为陵墓石雕,第三部分为墓志,第四部分为佛教造像。
石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或圆雕,或浮雕,或刻文记事,或塑造形象,内容丰富多彩,包罗万象。
中原大地,古代石刻艺术品浩如烟海。深沉雄大的汉代画像石刻,庄严肃穆的陵墓仪仗,琳琅满目的碑志刻石,无不凝聚着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。特别是惟妙惟肖的佛国众相,留给人们无尽的艺术享受,显示了古代艺术家鬼斧神工的技艺和超凡的审美意趣
巧工遗珍——院藏明清珍宝展
陈列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四楼14厅,主要展出明清时期的漆器、玩赏玉器、牙雕、珐琅器、瓷器。
明清时期,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、商业的繁荣,直接影响和推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。明清皇室设立了专门的制造管理机构,如明代的内廷作坊,清代的造办处,并在景德镇专设御窑厂。全国的能工巧匠荟萃于此,生产出大量质地精良、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:如用料考究、装饰典雅的漆器、雕琢细腻、玲珑剔透的玉器;华贵雍容、富丽堂皇的珐琅器;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的牙雕;温润如玉、彩釉绚烂的瓷器等。这些器物大部分供朝廷和皇室支配享用,是皇权的象征和身份的体现,保存至今,仍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价值,显示了古代匠师非凡的智慧和惊世技艺。
明清河南
陈列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三楼11厅,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为鼎革相承——明清政治措施,第二部分为漕舟竞驶——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,第三部分为文脉绵长——明清河南文化。
滔滔黄河,巍巍嵩山,见证了历史的发展。明清两代,河南作为京畿南部门户,政治地位十分重要。明代伊始,河南即为封藩重地;清代设直隶省,所辖包括直隶、河南、山东三省。 明清两代,农业、手工业水平都已超过前代,商品贸易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。此时的河南商路通达,既有万里茶道贯通南北,也有京杭运河辅助通道;漕运繁忙,会馆林立,沿河名镇,古韵犹在。由于黄河河南段是中下游的分界点,明清时期,决溢频繁,黄河南北改道变迁,影响了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。历史的长河,虽惊涛澎湃,波澜万丈,但依旧滋养延续着中华的文脉。
中原地区作为自古以来唯二没有历史断档的省份,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是对河南历史的真实写照,而河南博物院是了解这里的绝佳位置。
深圳鼎晟展示在展厅设计行业拥有17年设计+策划+施工等一体化服务经验,致力于研发和运用数字艺术为展馆展厅工程建设提供策划-设计-科技-施工-运维环环相扣的系统解决方案。专注于:数字展厅、企业展厅、多媒体展厅、科技展厅、集团展厅、新文旅夜游项目、文化博物馆、科普教育馆、城市规划馆、园区展示中心、品牌馆、科技馆、规划馆、展览馆、军史馆、党史馆、档案馆等。鼎晟展示真诚期待在与您的合作中互惠共赢!网址:http://www.dsshow.com.cn/
更多资讯详询:鼎晟展示24小时服务热线:0755-22310656/18124758088或在线咨询
免责声明:
1、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我方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。
2、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,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